Wen Wu's notes

technical record


  • 首页

  • 关于

  • 标签

  • 分类

  • 归档

我的书单

发表于 2019-01-13 更新于 2022-01-06 分类于 阅读 阅读次数: 评论数:

在读

  1. 《大钱细思》
  2. 《决策与判断》
  3. 《曾文正公嘉言抄》

跑步

  1. 《跑步治愈》张展辉
  2. 《跑者脑力训练手册》

    毛大庆翻译,没想到作为万科老总,他还有这个爱好,挺好奇的。毛说是跑步治好了他的抑郁症,我也深有同感。
    超越极限的奔跑如果仅凭体力和耐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要赋予它更多生命的意义,通过大脑向身体传达释放无穷潜能的信号后,身体才能实现更多不可思议的突破。

  3. 《跑步圣经》

成长

  1. 《定投改变命运》
  2. 《延展》

    脚踏实地,利用好手头的资源,就能成事。

  3. 《首席组织官》
  4. 《学习力》
  5. 《思维力》
  6. 《德米安》
  7. 《beryong feelings》

    逻辑思维入门读物。

  8. 《Thinking, Fast and Slow》

    丹尼尔-卡尼曼的大作
    [The emotional tail wags the rational dog](https://travellingdominoes.wordpress.com/2017/11/06/the-emotional-tail-wags-the-rational-dog/, 情绪化的尾巴左右摇晃着理性的狗狗。
    两个系统,两种人和两个自我,6个概念来分析思考的过程。

  9. 《Outlier》 Malcolm Gladwell

    They are products of history and community, of opportunity and legacy.
    Their success is not exceptional or mysterious. It is grounded in a web of advantages and inheritances, some deserved, some not, some earned, some just plain lucky—but all critical to making them who they are. The outlier, in the end, is not an outlier at all.

  10. 《给40岁的崭新开始》松浦弥太郎
  11. 《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巅峰》

    压力+休息 = 成长
    规划最适的常规活动,设计每一天
    使命

  12.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Why sleep)》

    睡觉也是生产力
    13.《The black swan》
    14.《曾文正公嘉言抄》
    15.《故事》
    16.《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17.《高执行力的四个原则》

基金类

  1. 《指数基金介绍》
  2. 《指数基金投资指南》
  3. 《价值》
  4. 《解读基金》
  5. 《股市真规则》

技术类

  1. 《深入浅出通信原理》
  2. 《地质笔记》温家宝

    一味讨好领导而没有原则的人是可鄙的。

  3. 《重构》martin fowler

    讲了重构代码的几十个原则,非常实用。

  4. 《代码大全》by 裘宗燕

    书名翻译的很有问题,这本书实际上是说按照他指定的风格以及注意点来写代码的时候,不用改来改去,写完了就表示结束了。

  5. 《浪潮之巅》
    •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基因,这个基因决定了公司能走多远。

心理学,心灵成长

  1.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2.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3. 《自控力》

    作者Kelly曾经还在TED做过一次关于如何对待压力的讲座

    压力只对那些认为压力有害的人才有害。

  4. 《把时间当朋友》李笑来
    • 时间不可以管理,能管理的只有我们自己。时间是现实的人的朋友,是不现实的人的敌人。
    • 尽管现实总是如此难以接受,坚强的你却应该坦然。
    • 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有既非常不现实又极其脆弱的完美主义倾向。他们不现实,是因为他们不懂。做咨询工作的人都有深刻的体验:越是没有常识的家伙要求越高——因为他不懂,所以可以随便提要求。同样,没有做好过事情的人,正因为他们未做好过,对所谓“做好”全凭想象,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因为他们不懂,所以他们不现实,而因为他们不现实,所以他们脆弱。他们很容易受伤,因为他们要求太高,也因此总也做不到。
    • 墨菲定律:

      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凡事是要可能出错,就会出错

    • 一方面是自己的欲望无限,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出路肯定存在,但这出路只有一个起点—接受现实。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5.《自我的本质》
6.《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看了以后有一种豁达的感觉

  • 很多时候,外界引起的你的不高兴,只是因为在内心深处,你对自己很不高兴。
  • 有时候你无法阻止别人对你的伤害,但也不要成为他人伤害你的合谋。你可以改变自己,但不要攻击自己。
  • 学会拒绝他人对你的吞噬和索取,学会在追求完美的执念中,停下来,回到自我本身。好好活下去,是一件需要自己去争取的事情。
  • 有的人天生匮乏,有一些人格方面的问题,他们内心有个空洞,需要用别人的肯定和爱来填补。
  1. 《被讨厌的勇气》
  • 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心理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
  • 阿德勒否定心理创伤学。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是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阿德勒的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
  • 现在你之所以不幸正式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因为不是生来就不幸。
  • 假如生活方式不是先天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
  •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于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小说

  1. 《追风筝的人》

    风筝可以是具象的风筝,也可以是抽象的理想,爱情,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2. 《基督山伯爵》

    等待和希望是人类唯一的宿命

  3.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你要哪个?理想和现实你要哪个?

  4. 《巨人的陨落》
  5. 《圣殿春秋》

    为了理想,真的要牺牲很多

  6. 《盗墓笔记》
  7. 《最好的告别》
  8. 《医者的精进》

    大部分医生都不洗手,好可怕哦。

  9. 《技巧》郝培强
  10.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by [美]罗伯特.M.波西格

    骑摩托车旅游和其他的方式完全不同。坐在汽车里,你只是被局限在一个小空间之内,以为已经习惯了,你意识不到从车窗向外看风景和看电视差不多。你只是个被动的观众,景物只能呆板地从窗外飞驰而过。骑摩托车可就不同了。它没有什么车窗玻璃在面前阻挡你的视野,你会感到自己和大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你就处在景致之中,而不再是观众,你能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脚下飞驰而过是实实在在的水泥公路,和你走过的土地没有两样。它结结实实地躺在那儿,虽然因为车速过快而显得模糊,但是你可以随时停车,及时感受它的存在,让那份踏实感深深印在你的脑海中。

  11. 《基因传》

    我们都是基因的载体,是基因选择了我们。

  12. 《智能时代》
  13. 《邮差总敲两遍门》
  14. 《活着》By 余华
  15. 《达芬奇密码》 by 丹.布朗
  16. 《当呼吸化为空气》
    • 医生的职责是把铁拐修好,让病人可以去他们想去的地方。
    • 如果是一大碗悲剧,最好一勺一勺的喂。很少有病人要求一口气吃完,大多数都需要时间去消化。
    • 背负起别人的十字架,你总有时候会被重压压垮。
  17. 《毒木圣经》
  18. 《To Engineer is human》by Henry Petroski
  19. 《巨流河》齐邦媛

    换个角度了解民国时期的历史和各位大师。

  20.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拉德

    人活的没压力,也不是好事儿

  21.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22. 《海边的卡夫卡》
  23. 《人性的枷锁》
  24. 《富兰克林自传》

经济类

  1. 《解读中国经济》林毅夫

    李约瑟难题:“为啥近代中国落后西方”,是科举制度导致的,科举制度不考数理化。哈哈
    中国的经济改革能成功,苏联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却都失败了。中国抓住了自己的长处:人多。

  2. 《穷查理宝典》

管理学

  1. 《技术领导力》

    着急用人的时候才找人,找来马上干活儿,这是团伙不是团队,团队是要慢慢培养。
    跟我上,而不是给我上

  2. 《原则》By 瑞.达利奥

    万事皆原则,事情按照原则在进行的时候,管理者应该不断的去找问题出来,再加新的原则
    作者在自己的水桥公司,对每个员工都有一个标签标明他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而且是公开给所有人,做法很粗暴,但是管理上很受益,同事之间大概知道对方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

  3. 《金字塔原理》芭芭拉明托

    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证明;横向分类推理。

  4. 《一分钟经理人》
  5. 《关键对话》
  6. 《精进》
  7. 《自控力》
  8. 《失败的逻辑》
    • 失败并不像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而是按照自己的逻辑逐渐发展的。
    • 能够识别出不完全的和错误的信息和假定的能力,是解决复杂情况的重要条件。
  9. 《存在主义咖啡馆》

    如果你和你想做的事情不在同一个频道,你就会浪费很多精力。等你有机会做你想做的事情的时候,你可能已经没有力气或时间了。
    每一天都有很多人想要让你把你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他们身上。比如你收到的邮件。如果你打算参加所有活动,参与每次促销,享用每一顿不请自来的服务,你就没有空闲时间了。这还只是邮件而已。再想
    想那些想通过电视、网络、餐厅、旅游地等等来吸引你注意力的人。你很快就发现,自己在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或者别人想让你做的事。

  10. 《 穷忙,是你不会梳理人生》
    • 看名字是职场鸡汤文,居然是一本管理学相关的书籍。
    • 演讲是要看到观众的需求,而不是一直展示自己。
    • 如何让你说的话被对方接受,取决于你是否欣赏对方。
    • 有激情没能力和有能力没激情的员工,开除哪个?开除有能力没激情的。

      能力可以补,激情补不起来。

  11. 《早起的奇迹》
    • 你对一件事的做法,决定你对所有事的做法
    • 人类的故事实际上就是无数人低估自己的故事
  12. 《思考致富》
  13. 《这本书能让你睡得好(Sleep Smarter)》
  14. 《成事》
  15. 《冯唐的成事心法》
  16. 《共好》
  17. 《非暴力沟通》

科幻

  1. 《三体》全集

    大刘脑洞太大了。

读《圣殿春秋》

发表于 2019-01-01 分类于 阅读 阅读次数: 评论数:

这本书让我们沉思,到底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用一生来追求?

12世纪的英国建筑匠汤姆,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建造一个教堂。他对建筑结构,对数学公式特别的着迷,他曾经也有机会做轻松的工作,去简单修修教堂,养活自己及家人,但那不是他要的。最后他在王桥镇找到了一份建造教堂的工作,刚好王桥镇的教堂着火烧掉了(其实是他的继子杰克干的,当时他还不知道,哈哈)。在寻找建教堂的机会的过程中,汤姆一家饥寒交迫,非常凄苦,妻子在树林死于难产,刚生下的小儿子他没办法养活只能放在妻子的坟头,想象下那个场景,有多悲惨呀!然而“生活的底色本来就是灰色的”,很遗憾汤姆没有坚持到教堂建成的时候,在隔壁夏陵镇有官府背景的理查来烧镇子的时候,汤姆因脑门被马踢烂而惨死,最后完成教堂的是他的继子杰克,杰克在受到感情刺激后离家出走周游列国,接受了很多新的思想,最后回到王桥将教堂完成。
雇佣汤姆的王乔镇修道院院长菲利普是个青年才俊,是上帝的铁粉。他心地善良,有信仰有原则,做事果敢机敏,在为教堂筹集资金及建材的过程中,与各色人物周旋,每次危机到来时,菲利普都竭尽所能,拼命奔走,在他没有办法的时候也只好将一切交给时间,所幸后来危机都成了转机。教堂建成之时他也迎来了人生的巅峰:被封为大主教。
整本书里有一个场景深深的打动了我。在菲利普的卧室,当汤姆向菲利普介绍完自己的设计模型后,汤姆自荐到“神父,我想请你委派我做建筑匠师”,菲利普问“为什么?” 汤姆大着胆子回答说:“因为它很美”。菲利普被他触动了,不过他是从上帝的角度思考的“是啊,还有什么能比为上帝做些美的东西更好的事呢?”,最终他决定委任汤姆为主建筑师。
如果我们能为某个东西美而愿意付诸一生,那还有什么能挡住我们呢?汤姆就像一个单纯的程序员或是架构师,一心想做漂亮的产品,他关注的是如何架构,地基打多深,柱子怎么立。而汤姆则类似一个老板和产品经理,他站的角度需要更高。他关心的是这个产品涉及到的人和钱从哪里出?是不是还有其他类似的产品也在,比如沃尔伦主教也想在隔壁夏陵镇修个大教堂,他做这个教堂的目的是为自己揽财,不是为上帝。老板(国王)怎么想?国王想的是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让利用那些有钱,有人的各方诸侯贵族来保卫自己的王国,而菲利普提的这点需求根本就不会在他的眼里。总之困难太多了,但菲利普只想为上帝做美得东西,没有什么能挡住他的。
愿每一位读者在新的一年里都找到自己心中的圣殿!!

《追风筝的人》

发表于 2016-06-12 分类于 阅读 阅读次数: 评论数:

“多少面孔茫然随波逐流,他们在追寻什么?”,90年代初,童安格发出这样的疑问,2003年阿富汗作家胡赛尼的这本书里的主人公阿米尔追寻的是他的“风筝”。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追风筝的人,风筝是象征性的,可以是亲情、爱情、友情,也可以是善良、正直、诚实等等”,只有追到这个风筝的人才能快乐,才是健全的人。阿富汗帅哥阿米尔的这个风筝是他的正直,他想弥补对他儿时的忠诚玩伴,他家仆人的儿子哈桑的亏欠:在年度风筝大赛上哈桑为了追回风筝捍卫阿米尔的荣誉惨遭侮辱时,阿米尔过不了自己的懦弱这关没有挺身而出,之后 阿米尔由于无法面对哈桑,还设计赶走了哈桑。阿米尔带着这个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生活了二十多年,“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常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更让他崩溃的是阿米尔后来发现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最终阿米尔为了从塔利班手里夺回哈桑的儿子,被大变态阿塞夫暴打时,心病自愈了,他觉得他终于收到了报应。

《地质笔记》有感的一句话

发表于 2016-04-22 分类于 阅读 阅读次数: 评论数:

说起来我也搞过三年地质,难耐自己实在没有耐性坚持在地质行业,就继续搞自己的老本行,书写“hello world”了。这个行业真的需要很大的耐性去磨练,去跨过山河大海,很艰苦也很快乐,我等被计算机惯坏了的懒人实在不适合。
有幸今天读到温总理的《地质笔记》中的这句话 “一味讨好领导的奴相是可鄙的”,纪念一下,想道自己也曾经碰到过这样的可鄙老兄,不知道这位仁兄现状如何了。

《解读中国经济》-李约瑟之谜

发表于 2016-04-17 分类于 阅读 阅读次数: 评论数:


虽然不了解经济学,不知道作者的理论是否有大的漏洞。但单从文章的结构来说,林毅夫是个严谨的学者,章节安排循序渐进,先是抛出一些关心经济人士都关心的一些问题吸引读者眼球,比如为啥近代中国就开始落后了,之后就开始讲中国辉煌的历史及几千年来对世界的贡献,一只到满清后期中国开始衰落,有识之士30年洋务运动拯救中国、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为青年们的反思、五四运动、共产主义进入中国、毛主席农村包围城市、建立新中国以及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种种策略的分析,都很实在。对于各种学派对中国经济现象的解释,林教授能敏捷的抓住其自身的逻辑漏洞以及具体实例给予有力回击。同时对于自己的理论,既有图形,又有公式,能通俗易懂的举证说明、维护自己的观点。是一本好书,自己也很有幸看到这本书。
对于李约瑟之谜,作者在反驳几种观点后,也提出了自己的答案:是中国的科举导致中国的技术变革跟欧洲比慢了下来,被西方超越。科举的制度本身没有错误,而是内容有错。科举制度让社会精英们不需要革命就能成为统治阶级,大大的稳定了社会,对于考生们来说去金榜题名也是收效最高的努力方向。但是科举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这些东西描述的东西多是情感上的模糊表达,无法像数学那样能精准简洁不带歧义的描述出一类问题,所以不能指导技术创新,而可悲的是科举考试时不考数学的。要做技术上的创新,需要不断的试错,从生产过程中试错,找到提高生产力的方法。而在农业社会里,这些试错都是由农民来执行的,士大夫们“君子远庖厨”,所以技术革新的速度很慢,大家技术革新的速度一直没有拉开。而欧洲的贵族是执行世袭制,所以贵族的后代并不需要考试就能拿到爵位,他们有时间去进行后天的学习训练,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个时候试错的过程就被有思想的人士搬到了实验室。在实验室里试错的过程成千上百倍的加快了,技术创新也就加快了。而且数学的发展也为这些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技术。在这之后中国就开始落后了,一只到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文明跟中国激烈碰撞了,近一个世纪的动荡开始了。

《解读中国经济》-重工业优先战略

发表于 2016-04-16 更新于 2020-04-16 分类于 阅读 阅读次数: 评论数:


解放后,为了在高精尖技术上超英赶美,中国执行了像苏联那样的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而这种战略实际上并不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最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发展模式)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在劳动力便宜,所以在重工业突飞猛进的同时,中国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总的来说,作者认为这样做是失败的,50年代刚刚解放初期,日本韩国等等跟中国的GDP是差不多的,但是几十年后经济发展差距就拉开了。由于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的资本,而在中国当时资本积累是非常少的,所以政府动用了行政资源来转移农村的闲散的资本到城市,到国家财政。而要转移资本到国家手中,就需要扭曲价格,让农民低价卖产品给国家,把市场让给垄断企业,让企业有高利润可以赚,这样才可以发展下去,才可以让国企发展下去。而这种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实际上创造的就业机会很少很少,所以就有了城市的知识青年下乡学习参与农村的生产劳作。要让农村既要产量高,又要农村投入少,政府想到了规模经营,农民组成互助组,共享牲畜、锄头等等生产资料的方式,后来组成生产大队,最后又有了农民公社,人民公社有10000户人,约6到7万人,真是庞大。人民公社的人民吃大锅饭,让农民省去做饭的时间,提高产量,但是农民的劳作实际上很难监督,全凭个人经验,所以这种模范发展到后来基本上偷懒的人很多,效率及其低下。最后就不得不又回到了之前的模式,一只到后来改革开放发展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积极性才充分的调动起来了。
重工业发展战略扶持起来的国企,大部分都没有自生能力,所谓自生能力是指在开放的市场上,企业自己组织生产,能够积极参与竞争,能够盈利并生存下去。而国家为了发展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就需要给这些企业以政策性的扶持,所以银行的钱70%都去扶持国企了,国企要发展,要么辛辛苦苦做生产提高自生能力,要么就是找国家要钱,要政策行的扶持。而政策性的扶持实际上就是企业的寻租行为,寻租行为并没有创造产值,只是把其他行业的产值挪过来而已。所以中国的国企的改革很关键,这个作者也给出很多的建议,就不介绍来,让老板们去思考吧。
实际上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的发展都需要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比如国外的公司资本雄厚,所以他们的资本便宜,但是国外的劳动力比较贵,他们看中国内地的劳动力,来投资发展,寻求利益最佳化。而职场中,如果能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明白自己最擅长什么,最不擅长什么,就能给自己定一个合理的发展计划,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

成都印象

发表于 2011-05-17 更新于 2021-05-22 分类于 随笔 阅读次数: 评论数:

成都很温和,没有炎炎烈日,没有漫天黄风!

就连今天好不容易见到的太阳也好像羞答答,躲在半拉云片的后面,怎么也不肯完全露出来,很吝啬的洒出一点阳光,拿相机怎么拍也拍不到。

成都是女人?北京是男人?

—-十年之后—-
2021年4月24日摄于桂溪公园天府大道天桥处。
朝南望去
朝北望去
朝北望去

工作与鞋子

发表于 2011-04-17 更新于 2020-06-26 分类于 杂记 阅读次数: 评论数:

从三月开始陆陆续续有好友离开了公司,寻求新的发展。“大家总是要走的”,这是一个好友临别给我的留言,对于辞掉工作就好像是丢掉一块旧抹布,没有丝毫留恋。在这里所有人都是一个小小的元件,只要按照既定的rule,转下去就行了,No brain, no think。这个小元件终还是要走的,去寻找可以让它万丈光芒的红地毯。

五月也是个伤心之月,我们的团队基本人走光了。过去几个月的项目太累了,以至于大家的辞职理由很简单:就是想休息一下。从时间上来看大约是三年左右离职的最多,这部分人已经在技术上轻车熟路,一切的难题都是时间问题,往往觉得干啥都没鸟意思,如果公司不能多给点金钱、股权或是新技术的刺激,很快就离职了。呆再久的一般是在还房贷,忍一忍还清了也就离职了。

总之,工作就像是穿鞋,有的人觉得鞋子不合适就换鞋;有的喜欢忍,忍到脚磨起了茧,也就适合了,当然把鞋子磨破了也是有可能的。适应新鞋子也是需要个过程的,如果在适应期就决定换鞋子,那可能老是在换鞋子,总也找不到合适的鞋子,干脆自己做鞋子也是有的(比如好友L,不做coding,卖烤串)。祝福我的好友们弄到合适的鞋子!

玉泉观舞

发表于 2007-11-26 更新于 2020-06-26 分类于 杂记 阅读次数: 评论数:

好久没有这么爽过了!

看到北舞要组织的民舞演出活动后,上周在版上跟熊熊订了两张票,GY出差在外,俺只能自己去了。下班那会儿程序也出了点问题,不管了,关机走人,直冲公交站。一路上的艰辛就不说了,熊熊已经托人给占好了座儿,心里暖暖的。节目单也没有,不过几个节目还真是记得深刻:

  • 小伙-四铉-马樱花:彝族舞蹈, 原来在清华看过一次,没太明白,今天明白了。三个小伙,抱着四铉(就是摆个手势)弹,快乐的奔跑玩闹,神往着自己的爱情,这时的音乐特别的欢闹。其中一个突然有了爱情(从兜里掏出一朵红色的马樱花,象征爱情),陶醉在自己的爱情世界里,跟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其实就是三个人盯着那朵花儿忘情的看,欣赏,然后美滋滋。其它两个当然就想跟他抢花咯,于是又热闹起来了。一会儿另一个小伙也有了自己的花,自己的爱,这时两个有花的就朝那个没花的炫耀啊炫耀,一直到最后这个小伙也有了自己的花儿,于是三个人乐颠颠的跑下来台。剧情挺完美,也挺幽默。给旁边冯同学说了下,不知他看懂没有。

  • 藏族男子群舞,没记得名字。描述这群离太阳最近的藏族人民的欢乐生活。每人都背个大鼓,很彪悍大气,动作也很激烈,好久没有见过这样的烈舞了,原来在民族大学看过一次《雪域高原》,有过这样的感觉。反正是我自己看得时候感到自己满腔的感情要发泄,毛孔舒畅。

  • 狼图腾。蒙族舞蹈,也不知道跟那本书《狼图腾》有没有关系。一群冷酷,坦胸露肌的狼,个个刚强有力,凶猛无比。他们集体冲锋,力挫敌人,在一次战斗中,一头小狼受伤倒地了,其它狼只都显出了自己的悲痛,时不时过来嗅嗅它,抱抱它,安慰它;我觉得有一个动作特别感人,就是小狼仰着用自己的头靠在头狼的胸膛上,接着所有狼都这样一个靠一个,形成以头狼为中心的一堵墙,这既是爱的墙,也是战胜一切敌人的铜墙铁壁。

  • 书痴,独舞,河北秧歌儿。一个书法家用一杆毛笔,书写自己的人生。他狂,他痴,他傻,他写啊写,在人生的坎坎坷坷中,酸甜苦辣中,总能在自己的挥舞中找到欢乐;他喊,他哭,他泣,总是能在绝望之中发掘自己的天地。最后他老了,腿脚不灵了,他还是写啊写,眼睛也不灵了,他还在写啊写。。。

  • 一个维族的舞蹈,一堆姑娘小伙子们大胆追逐自己的爱情,很容易看懂。当然人家是中国舞蹈的最高学府,演员们的技巧那就没得说了,尤其是几个独舞,不过大部分看不明白。那种舞者们表达出的发自内心的感情,看起来特别感人。他们是04级民族舞教学与表演系的,应该是他们的毕业作品,也是他们最后的合作演出,可以看得出在最后谢幕的时候,能看到一些人的伤感。

套用韦小宝一句话吧:“今天真是啊,我喜欢今天!”

形式主义

发表于 2007-08-31 更新于 2020-06-26 分类于 杂记 阅读次数: 评论数:

公司也搞形式主义,贴个我的转正申请,感觉像入党申请书。

我于X正式入职,至今为止快X个月,接近试用期尾声。在此期间我系统参加了公司组织的所有培训,初步掌握了XXX平台开发技术和开发流程,并自行设计两个练习程序,已经能熟练应用该平台大部分组件来开发应用程序,在导师XXX和直接主管XXX的指导下,感觉自我提升很快,已具备一定内功,当然要熟练驾奴XXX平台还需要在真枪实战中演练。我与其它新员工一样,渴望学习真本领,渴望融入公司大集体,渴望尽快成为XXX正式一员。在这两个月的学习过程中感受深切。

我将从技术和文化认同两个方面谈谈我发自内心的感想和建议:

  • 技术方面

— 从零做起,稳扎稳打。

XXX平台对我来说是一项全新的技术,以前从未接触过,所以兴趣颇浓,根据培训日程表,我就开始按部就班的学习了。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由于看视频教学是单向学习,没有交互,很容易疲劳,甚至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这时我的导师给了我一份XXX,很快我就着手写“XXX”,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XXX”,着实高兴了一番。之后我就在该程序里实践所有的应用组件,如XXX等,这时我以前的一些编程经验也用上了,感觉那几天进步很快。所以我认为应该尽快动手,而不是在最后都学完了才开始写应用程序。实际上可以将平台上的内容分为几个主要的专题,每个专题挑一些函数做练习,可以请导师帮忙设计练习题目。

— 尽早解决疑问

在碰到疑问时,尽快查找相关文档,原理性的东西在文档中一般都有描述。疑问最多的就是在XXX的使用这一部分了。XXX巨多无比,大部分居然用法还不一样,有很多难以捉摸的现象会出现。这时不禁想起在MFC上做界面时的那份自由,好在这些XXX在我们的Load里都出现过,用到时先在代码里搜索一下,看看已有的用法,在实际编程中以代码为主,而不是文档。
当然最好的一招就是问导师,问同事,但是最好能自己解决。跟新同事讨论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一个东西时,一块探索、一块猜想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 重视Presentation
尽管某个专题的一些函数看了多次,也变着法子使用了无数遍,但是到讨论会上大家一提问,一讨论,发现自己还是不理解,比如XXX的XXX,我自己用了好多次,到最后大家一块讨论时发现几个参数还是不明白。

  • 文化认同
    公司能将这么多人才聚集在一起我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价值观和文化的认同。就像超级大国-美国,短短的220多年就成为那么多人梦寐以求的热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价值观:自由和平等。我喜欢XXX的工程师文化和踏实的作风。

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我最难接受的就是时间上的不自由和没完没了的开会。因为在学校时做项目就是我一人一组,做所有的工作,最后导师拍板,然后去汇报一下就Bingle,cowork的工作基本没有。而在公司就不同了,一个合格产品需要无数个人紧密合作,每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别人。于是就有了XXX,有了XXX,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内容,是一个团队合作的必要条件。

在时间上,因为我原来也是个Coder,所以不怕座椅子,关键是在时间上的错位,我原来喜欢晚上编程,白天看书睡觉活动,所以费了好大的力气在咖啡的帮助下才将生物钟调过来。

对于开会,我也渐渐适应了这样形式的交流,大家都把自己的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来讲讲,互相学习,受益匪浅。还有每周的技术讲座,也是鞭策着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在试用期期间,有太多太多我需要感谢的。

感谢导师XXX和直接主管XXX及其他同事对我技术上无私的帮助;感谢XXX主管在我遇到一些个人问题时对我的热情的帮助;特别感谢HR部XXX和XXX对我诸多烦心事的包容。

我渴望尽快成为公司的正式一员,请公司考察我,接纳我。

签名: XXX

日期: X年Y月Z日

1…8910

Wen Wu

I'm a bluetooth Host and Controller developer
94 日志
24 分类
45 标签
© 2025 Wen Wu
由 Hexo 强力驱动 v3.9.0
|
主题 – NexT.Gemini v7.2.0